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中国历史上最值得尊敬的七位母亲 (四)
 
师生园地  加入时间:2012/4/4 9:18:17  W L  点击:1909

4. 孔母

    历史上关于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鲜很多人都不太了

解。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起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商朝

灭亡后,大哥微子被周封为宋国的国君,微子启死后,微仲继

位,到孔子父亲一代,已是十五世,孔父在鲁国只是一名武士。

孔子母亲的家族先祖伯禽,是鲁国的始祖,周公旦的长子,周朝

先王周文王的孙子。

    据说孔子的父亲当年娶母亲的时候年纪已经是六十多岁,而

颜氏女则不满二十岁。  因为年龄相差悬殊,在当时不合礼

仪,故有《史记》中记载“野合”之说;有说在野外合欢,按此

说法,孔子为私生子。孔子约三岁时,孔母带他离开鄹邑,到国

都曲阜的阙里居住,当时家境相当贫苦。

    孔子的外公是饱学之士,在那个时代,同样能够让女儿识字

识礼,可以见其开明。外公的直接传授,使孔母不仅仅积累了丰

厚的识见和学养,在教育和礼上也有很高的修养。她把父亲家的

全部书籍,都搬运到自己的新家,选三间房子的一间作书房,准

备在孔子满五岁的时候教他念书。她先收了五个小孩子,在自己

家教发蒙的书,得到每位学生家的学资,五斗小米和一担干柴,

足以养活母子两人。

    孔母教孩子们习字、算数和唱歌三门功课,同时也教孩子们

学习礼节和仪式。孔子不到六岁开始跟班学习,后来,征在又收

了几个小学生,小孔子成为他母亲的小帮手,以尽辅导微薄之

力。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不到十岁的小孔子,已经学完

全部发蒙功课,因他爱琢磨,肯用脑子想问题,记忆力出众,喜

欢帮助别人,成为同窗学习的佼佼者。有了孔母的这一段家教生

涯,自己帮助别人学习的经历,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

到直接的影响。

    按照当时的规矩,童子十岁就要外傅(跟别的老师去念书)。

孔母关闭了她的学堂,把小孔丘送到城内最好的学堂,学习诗

歌、典籍、历史等功课,即被后世称为《诗》、《书》、

《礼》、《乐》的内容。当时学堂称为“庠”,属于官办学府,

集中了鲁国最优秀的老师,实施非常严格的教育。因颜氏家族与

鲁国国君是同宗关系,孔子仍以一个贵族子弟的身份,在学堂里

受到贵族式教育。

    正是有着这种母子情深的依存关系,才有了《礼记·檀弓》

里故事的发生:孔子在其十七岁时,其母仙逝,孔子坚持父母合

葬,因母耻于野合之事,未曾告诉父墓所在,孔子为了打听父墓

所在,就想了个殡母于五父之衢的办法。按常礼,殡当在寝而不

在外,今孔子故意殡母于外,意在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人们怪而

问之,孔子便可借机打听父墓之所在。后来问于邹人曼父之母,

才知道父亲葬于防,然后使父母得以合葬。

  

上一条:中国历史上最值得尊敬的七位母亲 (三)
下一条:中国历史上最值得尊敬的七位母亲(五)

 打印本页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柴春泽 E_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76-8350008(信息部) 0476-8710038(宅) 13704765925 QQ:912769722
维护制作:峰泰网络 技术支持: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