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进入2011年,就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安老师在北京去
世了。我的心受到猛烈的一击,仿佛已经停顿了。无限的伤痛
和遗憾淹没了我,就像此时奔泻而出的泪水。明明在新年之前
就和几个老友相约,专程去北京看她,然而她总说过段时间出
了院就回来看我们,我们也总乐观地以为一向坚强的她还会象
前几次那样战胜病魔,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重新回到我们身
边。盲目的自信和过分的疏忽让我们再也无法实现重聚的愿
望,最遗憾的是在她弥留的时候没能拉一拉她的手,没能再看
一眼我最崇敬像母亲般关心、鼓励、帮助我成长的安老师。每
当我凝神独处或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常常想起与安老师相处
的点点滴滴。在教室、在办公室、在会议室……处处留下她的
足迹、她的声音。回顾自己在她的帮助下所走过的二十年的人
生。我发现,在我成长的轨道上始终烙印着她的痕迹,无论岁
月的风雨怎样冲刷都不会销蚀半分。90年代初我和俺老师在同一
个办公室办公。一间屋里挤了六七个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四十几
岁的安老师算是老教师了。大家时常围坐在她的办公桌前讨论电
大课怎么上,怎样解决学生的工学矛盾……她那独到的见解和耐心
细致的教诲时时萦绕在我的耳边。那时,由于自己是非师范类院
校毕业,没有经过授课专业训练,初登讲台的我没有任何经验,
更何况面对的学生多数都大自己几岁甚至二十几岁,心里非常紧
张很不自信。这些安老师都看在眼里,主动和我搭话唠嗑,从教
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娓娓道来,讲到:“给
成人上课,首先得有自信,自信哪里来?必须有丰富的知识,你
给人家一杯水,你必须得有一桶水,比如你教会计学,就不能仅
限于这一门课程知识的掌握,还应多了解掌握与这门课程相关的
内容”、“授课内容安排也得讲技巧,比如像会计学这样的课程,
实践操作性很强,就得多讲案例分析,这样,学生容易接受,课
堂互动效果好……”、接着又鼓励我说: “老师不是天生的,是学
来的。再说,咱们国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所专门培养经济类师
资的院校,但是社会还是需要大量经济类教师,怎么办,学着做
呗!”。一席话让我豁然开朗,以往的顾虑也烟消云散。此后,
安老师给我推荐了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方法方面的书籍,让
我先从理论上学起。她的那些书上画满了着重号,又批注了许多
的心得体会,看后很受启发。后来她又侧重地给我讲一些教学方
法和技巧,比如怎样导入新课,怎样突出课堂的重点内容,采取
什么办法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特别是怎样把握电大成
人教育的特点等等。为了让我掌握写教案的正确方法,她还曾经
把她的汉语教案拿给我看,教案写得一丝不苟,每一课的重点难
点、主次内容、精讲和略讲,都区分得清清楚楚。教学内容写得
详细而严密,不时还加一些写满密密麻麻文字的小纸条在里面以
补充内容。那段时间,我从一个生涩的“门外汉”很快变成为一个
像模像样的老师,教学业务上的进步让校领导们刮目相看了。站
在讲台上,面对与自己年龄相仿甚至比自己还大一些的学员,我
自信满满,神采飞扬,侃侃而谈。学生们眼中投射出来的尊敬和
渴望知识的信息,让我体会到了教书育人的快乐,体会到了一种
充实的幸福感。每到这时,不善言辞的我真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
的这份感激,只是默默的告诫自己:做一个像她那样的好教师。
看着教学不断成熟和成长起来的我,她也是非常欣慰,1994年,
我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电大系统优秀教师,她就像自己得了大奖
那样替我高兴,满眼放着愉快的光。2001年,赤峰电大组织第一
届中青年教师课堂技艺大赛,我获得了“教学能手”的好成绩——
那是本次比赛的两个最高奖项之一。这真的是我之前没有想到
的,并且开始时甚至没有信心走到前面,去面对那么多熟悉的面
孔和苛刻的评委们。安老师知道我胆子小,老早就过问:“讲课
内容确定了吗?时间可要把握好!给那些评委讲你的专业,既要
让他们听懂又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这可是有技巧的,可要好好琢
磨啊!”。比赛的前一天,我俩找了一间空教室,她让我郑重其
事地试讲了一次,提了许多好的建议,甚至连怎样深呼吸以消除
紧张情绪这样的细节都想到了,所以第二天,当我走上讲台的时
候,已经是信心十足,胸有成竹了。
后来,安老师到教学处任副主任、主任,我也担任了班主任、
办公室主任,虽然不在一个屋了,但在岁月的流逝中,我们的友情
越来越浓,对她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她对我的影响和感染也与日俱
增。1992年,安老师申报副教授职称,我在帮她整理材料的时候,
发现她竟然有那么多的专著和科研成果,甚至还有在自治区获奖的
项目。这使我对她更加敬佩,甚至崇拜了。那时的电大老师多数不
重视科研,认为科研及成果就是与评职称挂钩,到了评职称的时候
才匆忙发表几篇论文,评就评上了,评不上再说。而安老师对自己
从来要求都那么严格,她的敬业精神、她的精益求精深深地感染着
我。过后跟她谈到我的感触,她很严肃的对我讲:“一直想提醒你,
但最终没好意思。虽然我们是成人院校,但毕竟是高校,学术研究
是老师的立身之本,教学和科研就像老师的两条腿,缺了哪一个都
不行。教学科研互相促进,对于个人的进步和能力的提高都有重大
帮助”。受到她的鼓励和影响,我的心逐渐沉静下来,能深入钻研一
些专业,研究一些学问了,不时的把偶然冒出的思想火花记录下
来,竟然也有了不小的收获。后来评经济学副教授、高级会计师,
这些成果都派上了用场,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并为我成功的竞聘赤
峰学院计财处副处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时我问自己,没有安老
师的帮助和影响,我会成为今天的自己吗?
被她的品格感染的人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事情更多,这些事情
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甚至是些琐碎的小事,但小事中才见
真性情,正是一些人们不注意的小事,凸显出她人格的高尚。
1999年电大的年终评优工作还是按照以往的惯例,分支部无记名
投票,按照工作业绩和日常表现,安老师被评为小组第一名,这样
也毫无疑问的成为学校的几个优秀之一,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名誉和
奖金,还有上调一级工资的奖励,人们的渴望程度可想而知了。可
是,出人预料的是,安老师放弃了评选资格,她说:“让年轻人上
吧,年轻人的积极性要调动,他们的工资低,我职称高,工资够用
了”。其坚决的态度不容改变,于是,那个宝贵的名额给了一位年轻
的老师。事情不大,涉及的工资也不算多,但这样的事情不是谁都
能做到的,为了争取一个这样的名额而闹得沸反盈天、反目成仇的
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比比皆是。在见证她伟大人格的同
时,我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做一个像她那样正直而高
尚的知识女性。
2004年,合并后的赤峰学院为选拔处级干部举行了一次规模空
前的竞聘活动。眼看到了报名截止的日子,已经具备参选资格的我
对于是否参加计财处副处长的竞选还犹豫不决、顾虑重重——合并
前的五个院校已有三个财务处处长和副处长,我只是一个科级干
部,能竞争过他们吗?更何况电大参加竞聘演讲打票的人仅有十
人,在五百多打票的人当中占的比例太微弱了,从熟悉程度方面
打票的话,我处于很不利的局面。一旦评不上面子上多难看……越
想越没有勇气,以至于把已经交上去的材料又要了回来。安老师
知道后找到我再次给我支持和鼓励,她说:“小迟,这是一次多
好的机会,人生能有几次这样的机会,更何况你的条件很硬,你
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机会!要相信大家能够公正地选择,谁都想
选出一位真正能给他们管好钱用好钱的计财处长。快认真准备,
你能行,没问题”。她坚定的话语使我信心倍增,又重新认真地
准备……。直到临上场的前一天,她还叮嘱说“没问题,胜券在
握!——别忘了深呼吸。”我又像一个听话的孩子,自信满满地走
上了五百多人关注的讲坛,走上了我人生的又一个舞台。此后,
我一直牢记着她的嘱咐:人只有努力才可以成功,只有拼搏才能
够体现价值。在此后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障碍、经受怎样的
挫折,从没有气馁过,心中时刻告诫自己“我能行!”,因为这是
安老师告诉我的。
我从来不把职位的高低、职称的高低看做衡量人生是否成功的
标志,但我始终把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当成自己的努力方向,而真
正意义的人必须具备着很高的成就和完美的人格,就像安老师那
样。
在她远行前虽然没能话别,没能送行,但我把她的精神和灵魂都
熔铸在了心里,成为我未来前行的原动力。“安老师”,我在梦中许
多次地念着你的名字,你的关爱和激励象涓涓细流浸润了我成长的
每一个季节,感知着你的温馨,像是享受春日的融融暖阳、嗅闻夏
夜的幽幽花香、畅怀秋天的辽阔天空、编织冬季的美丽童话。在我
生命最关键的二十个春夏秋冬,有你的陪伴,我知道了幸福的真
谛,体味到了成长的快乐。我想说:谢谢你,安老师。
迟淑贤 于2011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