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征文选刊 解读七月(刘晓东)
 
作品欣赏  加入时间:2014/7/16 19:54:19  本站  点击:1538

有一个日子中华人不忘,
那就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建党。

九十多年的沧桑,
讲述着黑暗与曙光。
坎坷与成功,
倒下与奋起,
痛苦与希望。

青铜般的意志,
枪刺样的坚强。
不屈的追求,
坚定的信仰。

是火与光的锋芒,
是夜与昼的交锋,
是心连心的广场,
是手挽手的力量。

奉献者的勇敢,
开拓者的豪放,
用勤劳和智慧,
托起一轮永不坠落的太阳。
唤醒了沉睡已久的雄狮,
腾跃在世界的东方。

七月的旗帜火红灿烂,
因为它有自己的辉煌;
七月的旗帜璀璨艳丽,
因为它有自己的思想。

七月的旋律雄晖激昂,
因为它融进了长江黄河的巨浪;
七月的旋律婉转悦耳,
因为它承载了长城泰山的分量。

解读七月,
就是让我们牢记峰峦竹翠的井岗,
回眸遵义会议点燃的火炬,
遥看西柏坡的灯光。

解读七月,
就是让我们聆听南湖上空的惊雷,
和南昌城头的枪响,
回忆抗击日寇的血战,
和百万雄师过大江。

解读七月,
就是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眼光,
对我们的精神家园进行净化和叩访,
对我们的理想信念疏通和整理,
对我们的共产主义进行重温和珍藏。

庆七一,辽宁省建昌县老干部局賽诗会===选送诗歌

发件人:xsfjxcg <[email protected]>     
时   间:2014年6月27日(星期五) 上午6:26 
收件人:
中国知青村网大学 <
[email protected]>
 
   七律
神州奔富强

十月革命炮声响,
马列主义传东方。
仁人寻求救国路,
志士创建共产党。
领导人民打江山,
誓教神州奔富强。
中国特色金光道,
和谐幸福永无疆。

       作者:王占元,辽宁省建昌县西沟建筑工程公司、退休干部、 68岁。邮编:125300
                                                         13942968172
           ( 辽宁省建昌县老干部局调研室 李振声选送 、13898966409 )

开心果 2014-6-15 14:28:53
           征途

我曾疑惑
嘉兴南湖的小船
何以承载一个政党渡河;
我曾疑惑
星星之苗几处
何以燃起燎原烈火;
我曾疑惑
那支小米加步枪的队伍
何以能把青天白日旗扯落;
我曾疑惑
这块被战火烧焦的土地
何以能带给人们幸福生活。

当我翻开九十二年光辉历史
阅尽波澜壮阔
前仆后继的共产党人
历久弥坚的气魄:
4.12惨案虽然流血太多
大浪淘沙使党人更加坚定执着
南昌打响武装夺取政权第一枪
长城内外遍燃燎原星火
秋收起义创立第一支工农武装
五次反围剿彰显井岗巍峨
战略转移二万五千里
山丹丹花开满黄土高坡
驱除倭寇 还我山河
心中凝结起民族生存的烈火
反内战 反饥饿
三年解放战争气势磅礴

走过弯路 受过挫折
没有屈服 绝不退缩
跨出低谷 迎来曙色
东方红乐曲把太空划破

改革开放
负起人民重托
立党为公
庄严承诺
执政为民
心肠火热
风雨兼程
何惧坎坷
一路豪迈
一路壮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梦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好生活

********************************

七律·党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三周年)
           
      九十三年党建坚,民生自主担双肩。
      忠诚凝聚工农志,信义持恒政府亷。
      引众同圆华夏梦,当官在任干群联。
      江山社稷中流柱,天下为公世代传。

天知网 文青

 

党的生日“七一”,我的感言
   “七一”快到了,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回顾我们党走过的近百年艰难而辉煌的历程,目睹今天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后继有人,并且正在带领全国人民共同编织继往开来和充满希望的“中国梦”,笔者倍感欣慰和放心。
   这种放心,来自于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清新的执政风格,来自于他们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伟大情怀,更来自于他们主政后处理内外事务有目共睹的实际作为,他们堪称是人民信赖的合格的“当家人”。
    在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中,有不少人曾经是我们熟知的“老知青”。可曾得知,他们当年再怎么艰苦在“广阔天地”摔打与磨练,却又为今天治理一个大党、大国准备了必要的思想和政治条件。尽管并非所有“老知青”都能成为领袖,但这段艰辛经历又的确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重要的砺练过程,他们自己也许深感当年“上山下乡”获益非浅。
   任何领袖人物的产生,可以说都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和疾风暴雨的斗争中脱颖而出的。诚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过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中国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革命战争中锻炼出来,他们经历过血与火、生与死的严酷考验,因而无论治党、治国还是治军,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领导我们的党和国家,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建设起了社会主义新国家。
   今日的中国新一代领导人,虽然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战争考验,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中许多人曾经是“老知青”,他们的青年时代是在农村的艰苦生活环境中度过的,他们的思想、意志和奋斗精神得到实际锤炼。特别是在与农民的朝夕相处中,他们的思想感情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心已经和老百姓紧紧贴在一起,无外乎他们这些领导人,至今依然充满感情的说:我也曾经当过农民。
   执政为民,心系人民,从内心深处真正尊重和热爱人民,懂得老百姓的生活疾苦和实际需求,这便是让执政为民落到实处的前提和保证。笔者深信,今天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曾经的“知青”经历,已经让他们很好的实现了一种思想感情的转变,他们主政后,时时处处就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就是最好的说明。
   笔者五十年前我也曾为“知青”。下乡前遇到农民挑大粪过来,就捂着鼻子躲的远远的,生怕沾染了那种“臭气”。下乡插队后,种地急需农家肥,就也与社员一道进城挑粪。我所在生产队公猪掉落粪坑了,我自报奋勇跳进粪坑去救。为了拯救脏兮兮五保户王大爷,我与知青姚昌恬连夜摸20里山路,用滑杆抬到县医院。一位农村妇女产后大出血急需血液,我毅然挽起左手输血400cc......。这说明什么?这是思想感情起了变化,过去避之不及的诸多事情,现在却心甘情愿的去做了,这种思想感情的转变,也许昔日的所有“知青”都会有的体会。
    毛泽东曾经说过,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我们当年千万“知青”上山下乡,也许是国家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办法,也许是国家领导人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深谋远虑,也许是我们命运的错位,而命中注定要经历......。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多么心酸也罢的“广阔天地”,终归还是培养了这样不屈不朽的一代人。
    今天中国的新一代领导人,当年下乡插队时也许并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走上治党治国的重要岗位,包括前面我提起的一起救人的知青姚昌恬,他也已经是国家林业局部长级领导人。现在,回过头来,看那种下乡经历又确实为今天的历史选择做出了铺垫和准备。过去人民养育和培养了他们,现在人民又选择了他们,这就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应该说,这些“老知青”的代表,走上治党治国的领导岗位是人民之幸。他们曾经生活并根扎民众之中,他们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和考验,他们的思想感情与民众休戚相关,民众不仅高度信赖他们,而且对他们寄予厚望。
    笔者坚信,我们这个党大有希望,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是大有希望。领导我们这个党和国家的“当家人”,从“广阔天地”里走出来,经过风雨受过磨难,他们绝对不会被现实的某些困难所压倒,也绝对不允许腐败等问题毁掉我们的党和国家。对他们的理想、信念、意志和奋斗精神,我们有足够的信心!
    以上这些话,就算是对党的生日的一点感言,同时也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后知青时代QQ群)

 

上一条:沁园春 · 咏红山 (鲍喜章)
下一条:庆祝党的93岁华诞 (坦诚)

 打印本页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柴春泽 E_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76-8350008(信息部) 0476-8710038(宅) 13704765925 QQ:912769722
维护制作:峰泰网络 技术支持: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