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陆景平,是广西为数不多、能36年坚守陶瓷及工艺美术行业打拼的一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NSU
插队知青陆景平:从知青到陶艺大师的漫漫路
他17岁到农村插队落户,因身怀画艺,19岁那年被前钦州县坭兴工艺厂相中,成为钦州坭兴人。他从事陶艺数十年,一步一个脚印,从“奴隶”到“将军”。他如何从一个下乡知青演绎成为闻名八桂的陶艺大师,其足迹留下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陆景平1960年生于陶乡钦州,祖籍防城港市光波镇。其父生前是乡镇粮所职工,与柴油机打交道一辈子,他能听机声辨机病,曾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柴油机行家。由于家父八小时之外爱好画画,花鸟轿车画得特棒,近墨者黑,年幼的陆景平也渐渐沾染跟着父亲学画。孩提时,陆景平最喜欢看公仔书,《雷锋》《董存瑞》《黄继光》《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连环画均成为他的最爱。这些图书,图文并茂,文美画更美,让他百看不厌,经常对着画册临摹作画,并拿给父亲、老师作点评。他还将自己的习作做成一张张灯片,用纸盒与电筒做成幻灯机,让别人欣赏,快乐无比,多有成就感。NSU
1977年,青春活泼的陆景平高中毕业后,即响应祖国号召到时为钦州县平吉公社古隆大队新村生产队插队落户,是该知青小组副组长。一寸光阴一寸金,在当知青的日子里,虽然工作是艰苦点,但是仍有不少空余时间,由于画画是陆景平的最爱,他不能像其他大伙们“闭上眼睛就睡,睁开嘴巴就喝”、没有前思后想糊里糊涂地生活,白天跟着农友野外劳作,晚上在斗室里挑灯自学画画。在雷锋的“钉子”精神影响下,他利用有限的时间,如饭前饭后挤出时间来充电学习。
那年代的衣物较为宝贵,其他插友锁着的小木箱里面都是衣物或钱粮票。陆景平的小木箱里锁着的不是衣物钱票,而是公仔书、美术书籍和画具,与众不同。每当周未或节假日,其他插友探亲归队,他们带回的大多是面条蛋类等营养品,而他带回的全是有关美术书籍,成为远近闻名的书呆子。陆景平兴趣广泛,除了爱好画,更喜欢音乐,他能歌善舞,擅拉二胡和吹口琴,常常利用空余时间,时而放歌,时而演奏,美术与音乐丰富了他的知青生活,为他排忧解困,让他痛并快乐着。
1979年,陆景平的特长得到前钦州县坭兴工艺厂领导层的赏识,插队才两年的他就结朿了知青之“旅”,如愿迈进钦州县坭兴工艺厂大门,成为一位坭兴人。由于拥有画技,工作表现佳,进厂才两年的他,经过严格考试进入江苏宜兴陶瓷工艺学校(今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八一届轻工美术专业学习,为期四年的系统学习,成为一位科班的坭兴人。他毕业后不负众望,大展拳脚,累创佳绩,1990年作品《金雀茶具》《华龙茶具》分别获得全国旅游购物节天马金奖、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金奖;1991年作品《金雀茶具》《华龙茶具》同获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1992年作品《古币挂盆》被自治区政府指定为“广西—日本熊本结好十周年”国礼送给日本朋友作纪念。鉴于其成绩突出,1993年被自治区政府授予“广西百名青年科技标兵”。
花无百日红。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企业机制改革一时未能适应,陶业发展停滞不前,当时上级有分流的指示,身为副厂长的陆景平有艺无处献,加之此时单位集资建房又很差钱,无奈之下他只好主动向厂部申请“下岗”。在老同学的热心关照下,他举家于1998年4月到与香港商人合资的广东顺德飞马金属有限公司再就业。金属艺术文化与陶艺文化,虽是同属艺术范畴,但两者在材料及工艺上有所不同,前者工艺比后者工艺复杂,制作一件产品得首先要进行制作模具石膏雕刻,然后再将模形拍上电脑按图案比例严格制作,其工艺非常讲究,精确至微米。
陆景平曾在顺德飞马金属有限公司担仼技术总监8载。他在顺德飞马8年“抗战”中,共为该公司制作出多个精品,最颇为影响的是1999年为公安部统一更换制作的九九款式帽徽以及2001年为全国人大代表制作的胸牌章。其中公安系统九九款式帽徽的制作,规格高数量大,总产量逾百万,当时国内同行虎视眈眈,多家名流参与,竞争异常激烈,初选时包括顺德飞马在内共有三家中标入围,经过连续7天7夜的艰苦作战,陆景平为顺德飞马制作的样本脱颖而出笑到最后,取得头标,拿下订单。此外,陆景平分别为广州白云机场飞行员、珠海飞行员肩章的制作,广州市婚姻登记证图案的设计,为该公司设计出不少好产品,如《毛泽东》《刘少奇》《孙中山》雕像、《天安门》系列旅游纪念品,一直久销不衰,深受客商青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多年来,陆景平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大多是源于平时生活中的观察与积累,无论是书报刋上如《读者》中好的插图,电视上出现好的画面,墙上看到好的广告画,甚至挂历、月饼盒、烟盒、火柴盒中的好图案,他都收集或用手机拍下来欣赏研究,称这是他艺术的无形资产。对于那段异乡打工经历,他并没有感到后悔,相反让他得到一次难得的宝贵艺术学习交流经验。顺德天仼美术馆是一家大型的艺术馆,汇集珠江三角洲名书画家作品,他经常利用周末亲临其馆淘艺,特别是张介的画,让他大开眼界,扩宽艺术视野。陆景平顺德一行,离乡不离艺,不是损艺,而是增艺、长艺,收益匪浅。
三句不离本行。陆景平认为,搞雕刻雕塑艺术始终离不开人,电脑制作永远代替不了人,人工制作更逼真。2006年,随着北部湾如火如荼的开发建设,钦州千年古陶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得以复苏,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在家乡的热心好友同事相邀下,陆景平没有犹豫,不顾妻儿反对,毅然放弃在外的丰厚待遇,重回钦城“淘坭”。他先是供职于钦州市坭兴陶艺有限公司数年,后来自办陶艺工作室,现在他以及妻子谭向红、儿子陆宣兆、儿媳李丽玲均从事陶艺,成为艺术之家。作为大师,时间是宝贵的,但他不惜个人得失,乐于奉献。陆景平素有护“坭”使者之称,他从不把同行如敌国,在公司的策划支持下,迄今他已义务培训坭兴陶艺人员包括从2008年至2014年由钦州市科技局、教育局、工信委、文新局等六部门联合举办的“钦州市青少年坭兴陶艺创作大赛”辅导的学生近3000人次,弟子主要是本土、外埠的院校学生,社会上的书画爱好者及其他公司员工。他既为大赛主持人、组织者,又是培训指导老师,与其他同事一起义务为八千余名青少年上了陶艺课,尽了大师之责。2013年中美国际坭兴陶创作交流展,他作为中方工艺美术大师向美国工艺美术大师推介坭兴陶艺文化,并与之交流艺术创作经验,为宣传钦州传统陶艺文化,振兴陶艺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桂林旅专学校女生小郎和小黄,2008年来钦见习时曾聆听过陆景平讲授陶艺经,觉得讲得生动,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回校后,久不久发短信向他咨询有关陶艺难题。2009年初,一名叫李利宏、颇有绘画功底的贵州小伙子,他从网上和报刊上看到钦州有神奇的红土坭兴信息后,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向陆景平学艺,并正正规规在钦州坭兴鼻祖胡老六的画像前举行仪式拜陆景平为师,现在他已是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在陆大师招收的10个徒弟中,另有两位已获得市级大师资格。
陆景平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中年工艺美术大师,2007年被自治区授予广西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0年被授予首届中国名家世博艺术杰出成就奖;《双龙戏珠葫芦瓶》获2012首届广西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卜神》获2013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同年中国集邮总公司为他出版《中华文化名家艺术成就邮票卡纪念珍藏册》;《山野芳香提梁壶》获2014“青艺杯”设计大赛金奖,《龙凤呈祥壶》《薪火相传》同获2014年“金凤凰”银奖,《励志书画筒》获“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金奖。2010年被授予“首届中国名家世博艺术杰出成就奖”;2012年获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活动先进个人,被区工信委、区宣传部、区文化厅等部门联合授予“特别成就奖”牌匾;2013年获区组织部、区人社厅联合授予“广西优秀高技能人才”荣誉称号;2014年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2014中国轻工消费品展览会最受消费者欢迎奖”。2007年至今,参与电视台以《宣传钦州坭兴陶》为主题拍摄的宣传短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轮番播出,同时被第12届区运会作为片头轮番播出。
陆景平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钦州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兼仼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钦州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等大专院校讲师、客座教授,最近作为副教授参与“国家银河培训工程”有关钦州市坭兴艺术陶、日用陶技术高级研修班授课,学员一百多人。他曾与李人帡大师合编《坭兴陶的制作与工艺》,参与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培训教材《坭兴陶艺设计》的编写。其事迹分别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广西卫视、钦州电视台、钦州广播电台、《中国陶瓷画刋》、《中国工艺美术杂志》、香港《文汇报》、《羊城晚报》、《钦州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