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封三十年的柴春泽访问日本日记(36-45)
封三十年的柴春泽访问日本日记(36-45)
国际交流  加入时间:2008/6/8 10:29:25  本站原创  点击:2240
封三十年的柴春泽访问日本日记(三十六)



时间:1975年3月25日 下午



地点:日本少林寺拳*联盟总部。



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应日本少林寺拳*管长宗道臣先生邀请到少林寺拳*联盟总部访问。



宗道臣的弟子数百人合掌夹道热烈欢迎: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访问少林寺拳*联盟本部。寺内外到处悬挂用中、
日两种文字书写的“热烈欢迎中国青年代表团”“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早日缔结”等标语。



宗道臣主持召开大会,十分热烈地欢迎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他在讲话时说,少林寺拳*联盟已有60万人之多,
长期从事日中友好活动,我们对中国有着十分友好的情意、、、、、、。



宗道臣的弟子们为我们表演拳*。都是来自全国各地日本男、女大学生,身着白衣,赤脚合掌,二人对打,几人
对打,就象在真的打架,重重的拳掌打在对方的胸上、脸上、腹部、臀部、很重、很响,不时发出吼声……。



宗道臣的一个弟子问我们,看表演的感受,团长说,很好。少林寺拳是我们中国人创立的,看到在贵国传开很
高兴。 那弟子说,最初是贵国的,是我们管长(宗道臣)改进的。



表演结束了,日方告诉我们,稍事休息,晚间宗道臣先生要请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吃饭。



团内议论:始建于北魏太和19年(公元495年)的我国少林寺及传下的少林拳,想不到一千多年后在日本流传,
而且吸引这么多日本男、女大学生来学习。看来宗道臣这个人不一般。



胡焕章和释译白易兰介绍,宗道臣在中国时学了少林寺拳回国后又改进创出一套日本少林寺拳*,其弟子分布在
全国各地,约有六十多万,大多是男、女大学生,自费参加。这个人对中国比转友好,晚饭时还要坐谈。


尘封三十年的柴春泽访问日本日记(三十七)



时间:1975年3月25日 晚

地点:日本丸龟市饭店。

今晚16:30—18:00少林寺拳*管长宗道臣先生在丸龟一大饭
店宴请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

宗道臣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们,特地让他的夫人女儿也一起陪
代表团吃饭。

宗道臣开始便说,和中国友好,我赞成,我赞成中国,不赞
成“老X子”(指苏)。团长说,宗道臣先生多年来致力于中日友
好活动,我们表示赞赏。宗道臣说,我小的时候(6岁时1917年)
就被祖父带到中国奉天(沈阳)因祖父是武术家,我学什么都记不
住唯独爱学拳*。15岁时祖父去世,为生活所迫参军。心思还在学武
,爱拳*。拜(清末)武举人陈良为师,又认识了年已八旬的陈良的师
傅文太宗大师,把他收为弟子,传授义和门拳*。1936年宗道臣背着
日本西安特务机关和陈良私下去嵩山少林寺接交了恒林和尚学习少林
拳。

我们只知宗道臣为中日友好做过不少好事,但并不了解他在中国
的这些经历。

1973年4月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率中日友好协会代表团一行55
人,应日本22个政党、团体组成的各界欢迎委员会邀请访日一个多月时
间,历访了38个都道、府县。这是战后我国派出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访
日代表团,日本极右势力力图破坏,斗争十分激烈。宗道臣派出大批徒
弟配合日本警方暗中保护中国代表团成员,发现有捣乱的就用少林寺拳
*教训这些反华分子。根据团内的准备,我们对宗道臣一家都十分尊重。
气氛也十分友好活跃。

宗道臣说,他喜欢习武、拳*,也要求女儿学武。他还指着我们穿
的衣服,对他夫人女儿说,你们别看他们穿的这样普通衣服,并不是
没有,他们有好衣服不穿,讲朴素……

晚宴结束前,宗道臣,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他在中国少林
寺学武时,师傅问他什么是武?他说用暴力战胜对方,师傅说不对,
武字拆开是止和戈两个字,学武之人要“止戈为武”。武力的意义乃
是表示停止争斗,致力于和平。宗道臣大悟,曾想到日本侵略中国正是
完全违背了武的意义。正因这样,他一直十分感谢中国,一再表示日中
应世代友好,永不再战。

团内议论:宗道臣在中国学了少林拳,加以改造,发展成五、六
十万人的武术团体,在这些弟子面前就象皇帝一样,这样的人对中国表
示友好,至关重要。


 


封三十年的柴春泽访问日本日记(三十八)



时间:1975年3月26日 中午



地点:日本高松经大阪去静冈途中。



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于今天上午8.35分乘汽车来到机场,9.10分登机,9.50分到大阪,11.15换乘新干线
(高速火车)去静冈,中午在车上吃午饭。



日方翻译神崎向我们介绍静冈县。该县位于日本本州中部太平洋沿岸,与山梨县,长野县,爱知县相邻。
总面积7700多平方公里。县辖20余市。日本的第一高山—富士山就座落在该县。



代表团觉得日本新干线,高速火车很新鲜(日本人不称之为火车)一列子弹头式样的高速火车在高高架起
的轨道上,好象一道闪电在眼前飞过。………..



我们向随团访问的日方翻译神崎问起日本的高速火车,神崎介绍说,



日本新干线最初建成通车是在1964年底,全长500公理,最高时速210公里。时值国际奥运会在日本东京举行。
并不是单为奥运会修建,二战后由于美国支持,50年代后半期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开始高速发展,运输跟不上,
1957年运输省设立专家组成调查会当年12月日本内阁会议批准修建东海道新干线,67年又修建连接大阪和福冈的
山阳新干线,由于1970年制定了《全国新干线铁路扩建*》确定了总长6000公里的新干线铁路计划,所以现在日
本的新干线还在快速建设。



我们们向车窗外望去几十米外景物竟一闪而过…….问这车为什么这么快?神崎请在铁路工作的一日本随团人员
介绍说,这个车不是靠机车牵引,而是在每节车厢的车*都有驱动装置,新干线是无人驾驶的,驾驶员只是进站
后负责列车准确停到规定位置,高速火车靠电子在东京控制………….这让人真有些半信半疑。



我问我方翻译白易兰:是真的吗?是不是在宣扬资本主义先进?她说,是真的。资本主义要高速发展,必须这样,
这里有关国际竟争。

尘封三十年的柴春泽访问日本日记(三十九)



时间:1975年3月26日 晚



地点:日本静冈



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于下午2.20分抵达日本静冈县,日本青年团静冈县本部在车站举行欢迎仪式:乐队奏欢迎曲,
日本青年向代表团献花。一些日本青年还打着“欢迎中国青年代表团”的横幅。



日方介绍,静冈县农产品以茶业为主,产量居全国一半。因此,下午要安排去日本一茶农家访问。



乘车途中,我问静冈县日青协的一个理事,为什么这里可产茶叶?那理事介绍说在历史上就是这样,静冈是日本
幕府将军德川家康的家乡,静冈的茶叶种植能发展起来与德川家族有很大渊源。



生于日本战国时代的德川家康,是德川幕府第一代将军其共传承15代,统治长达265年。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
其未代将军德川庆喜变成了平民,他回到家乡近30年开发大片茶山后来,使这里成为日本第一大茶叶产区…….。



我们来到日本茶农家,那一对中年夫妇见到我们虽有些拘谨,但十分热情。日方介绍,已实现机械化种植茶叶,现在并
不是收获季节,但那对中年茶农还是搬出采茶机,特意为我们演示了一遍机械采茶过程。



这时随行的静冈新闻社记者拍下了这一场景。(注这巨幅彩色照片第二天便出现在日本静冈新闻报上)


尘封三十年的柴春泽访问日本日记(四十)



时间:1975年3月27日 中午



地点:日本静冈新闻社。



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今天拜会县知事。这县知事很健谈,自我介绍时说,战前曾到中国搞了很多调查,对中国十分
了解。话语中流露着对旧中国的留恋,不仅如此,还表露出一中一台之意。尽管他对中国青年代表团来访表示欢迎,
也很热情。我们是为友好交流而来。但对原则问题,不能退让。我们在发言中针锋相对宣传新中国建立后取的的成就,
同时申时,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那县知事,转了话题,开始对新中国称颂……。会后我问胡焕章,他说在中国搞调查是指什么?胡焕章说,是日本特务……..。



中午,日方安排参观日本静冈新闻社与静冈新闻社社长等座谈。方式是边吃午饭边座谈。



社长介绍,静冈新闻社成立于1941年12月,是县内最大的报社。他发表长篇讲话,还不时地要我们边吃边听。我们很
不习惯这样,只好停下吃饭听他讲。他说,我们创刊之日起就奉行新闻自由。与贵国新闻不同,例如:美国人造地球
卫星上天,全世界新闻机构都报道,唯独贵国不报道。………



我们耐心听完了那社长的长篇讲话,接着便有的分工在发言中讲我们的观点:新闻、广播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上层建筑
为经济基础服务。按照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要求进行宣传,这是无产阶级自由……。这位社长,没有想到代表团针锋相对
地反驳他的资产阶级新闻自由观点,便转弯话题说,中国青年代表团女青年xx真漂亮,如何准备结婚……。



我们一时不知如何对话,谈的是新闻自由,一个堂堂的社长,怎么突然扯到女团员长的漂亮。…….日方再次说边吃边谈,
总算缓和了气氛。……



日方的一陪同人员告诉代表团:原订日本首相接见问题有变,因三木太忙不能见了,由日本官房长官会见,但需4月3日
下午,我团已定4月3日上午回国。日方把此问题推到由我方回答……并要求立即表态,如不表态日程不好安排。



饭后,日方又传话说,中国大使馆通知日政府3号下午见。



团内分析:



1、 大使馆不会这样办事。



2、 暂不回答此问题。



3、 到东京再议。


尘封三十年的柴春泽访问日本日记(四十一)







时间:1975年3月27日 晚



地点:日本东京,中国驻日本大使馆。



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今天于下午:2点42分在静冈乘新干线高速火车,于4点20分返回日本东京。



当晚,参加日本青年团协议会在青年会馆举行的欢迎酒会。日青协负责人和一些从地方日青协本部干部专程赶
来表示:



祝贺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十几天以来在各地访问成*。由于代表团内定今夜全体要到我国驻日本大使馆,故在与
日方青年座谈会时,大家都选择表示友好答谢话题进行交流。与日本青年的座谈会结束后,我驻日大使馆来车接
代表团全体去使馆。……大家真好似到家一样。使馆的炊事员为代表团准备了丰盛饭菜……。一声“同志”称呼,
几乎使人激动的流出热泪……。



代表团在使馆召开访问总结会。我驻日使馆李参赞,一秘程志迈等同代表团一起总结前段活动情况。



大使馆同志再次强调促使日本政府在将缔结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写上反霸条款的原则。



战后乃至建国后几十年日本历届政府奉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政策。美国人撇开日本直接与中国发生关系,并在
改善同中国关系方面早于日本,日本人称为“越顶外交”这下把佐藤越掉了。中日帮交正常化时两国“联合声明
”第七条时确“反霸”,年初(1975年1月)陈楚大使和日本东乡外务次官举行第二次预备谈判已有进展,可是今
年2月双方交换各自的条约草案,当中方主张应当把中日联合声明第七点“反霸条款”写进条约草案时,日方却以
“等距离外交”为由拒绝接收。竟使“反霸”问题成为当前谈判的焦点。导致谈判陷入僵局……。现在苏对日施压
也是原因之一,三木派是软骨头……。



使馆党委指示,原则问题决不退让。这样使接下来的访日活动目标就更加明确了……。



根据使馆党委指示,代表团回国日期推迟至3月4日。接下来的访问活动,多一些与日本中下层青年、人士友好交流
的内容。扩大日本中下层友好及促“反霸”舆论。….

尘封三十年的柴春泽访问日本日记(四十二)







时间:1975年3月28日晚



地点:日本山梨县



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在山梨县受到日本青年热烈欢迎。山梨县位于日本东州的中心附近,面积4400余平方公里,
四面被200米以上群山环绕,是一个80%山地的内陆县。



由于访日日程有变,一些参观项目显然是临时增加的。



日方陪同人员向我们介绍箱根:这里位于神奈川县西南,距东京90公里,40万年前这带是熔岩,不停喷发的火山口,
由于火山喷发后形成的7平方方公里芦湖……,现在,成了世界各国旅游者的观光胜地,这里有箱根神社、大涌谷、
芦湖,还有数不清的温泉。



中午12点50分上汽车,经东京湾跨海大桥……,2.30到小田园城参观。3.30分到箱根大谷……上船,3.40开船前往箱根
。登上火山顶,果真见一巨大火山口……。这里有一队又一队的外国观光团,几乎见不到来自大陆的中国游客。5.30分,
代表协和的车队来到山梨县富士青少年会馆,一下车,便感到友好气氛。一些日本青年自发地前来欢迎,不仅挂着用中、
日两种文字书写的“热烈欢迎中国青年代表团……日中友好条约早日缔结”横幅标语,还偶有“日中友好,坚决反霸”
字样出现。



按日方计划,今晚主要让代表团休息,并未安排活动,没想到,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是在公众的餐厅就餐,五六十名日
本青年主动过来,用汉语和我们打招呼、献花、送小纪念品。有一日本小男孩送我一对身着和服的日本青年男女,说
“日中友好万岁”。有一日本青年送代表团每人一张印有“欢迎中国青年代表团”的宣传画,他还大声用汉语说“向
毛主席问好!”出乎意料的友好气氛让我们深受感动。我们主动为日本青年合唱日本民歌“拉网小调”“樱花”。



在山梨,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切身感受到在日本民间的确有一股十分强大的中日友好潮流。

尘封三十年的柴春泽访问日本日记(四十三)







时间:1975年3月28日 夜



地点:日本山梨县青少年公馆



由于傍晚日本山梨县青年自觉与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进行友好交流,使原订的代表团内部总结会推迟到夜间举行。



团长:来日本访问已过三分之二时间,成绩不小,使馆同志对前大半时间活动表示满意,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短但任务更重。
希望大家遵照主席“发扬连续作战作风”完成出访任务。



一秘:使馆同意日方安排。3日下午日本官房长官接见代表团。要有充分准备,以礼相待,可明确提出坚持中日和平友好条
约中写上反霸条款,这是原则问题。



团内讨论:要不要给官房长官献礼品……



经讨论决定:日本官员讲究礼品,可考虑礼品……。



胡焕章:明天下午日方安排柴春泽的专场报告,原订100人,改为60人。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个人经历要有别于国内。不要
拿稿、自然一些,注意与白易兰(我们翻译)配合好。明晚,代表团分三组到日本农民家住,可与日方农民深入交谈……
尘封三十年的柴春泽访问日本日记(四十四)







时间:1975年3月29日上午



地点:日本富士山



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今天上午到日本富士山观光。说是观光,其实是借观光之名行扩大影响之实。日方也是有意做出安排,
在一些景点不时出现手持欢迎中国青年代表团标语的日青协人员。一些国家来此观光旅游者,不时地打量着我们……



上午9.50分,我们乘汽车离开青少年会馆,顺着弯弯曲曲的公路爬上富士山。



富士山在本州中南部,距东京80公里,为富士火山带的主峰,海拔3776米。日本奉为“圣山”,视为国家的象征。



日本翻译神崎在飞机上曾把富士山指给我们看,日本有很多的歌颂富士山,日本有很多的诗颂富士山,日本很多的画展示
富士山。



日本青年团协议会的陪同人员介绍,富士山是由于地壳异变板块相碰而形成的一座休眠火山。我问“什么叫休眠火山?”
那日青协干部请另一位日方陪同人员介绍说,按火山活动状况、特征,分为“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人
类出现之前喷发过,熄灭后再无喷发的就是“死火山”,有人类历史后喷发过的火山叫新期火山,喷发时叫“活火山”,
喷发后停歇期间叫做“做眠火山”。他指着眼前的这富士山说,这火山自公元781年有文学记载以来已喷发18次,最近的一
次喷发是在260多年前(1707年),现在就是“休眠期”,不用细问,这人一定是地质学家。在大家的催问下他介绍说,几
百年前富士山喷发时,地壳内涌出一千度以上的熔岩,穿过岩石,奔流而出后向四周漫流,冷却后一圈圈地堆积在周围,
形成这样的圆锥形火山。日本过去有语言无文字,日本民族语言中“富士”语音是“火之山”之意,中国的汉字传入后写成
“富士山”。我们说,在贵国人心中这么神圣的“富士山”原来还有中国汉字的一份*劳。那日青协干部也直言不讳地说,在
古代,我们祖先是向贵国学习的……



难得到日本富士山,大家都尽力爬上富士山积雪点。三月的富士山,山顶积雪,山下绿草花开,云南的金桂仙生活在南方很少
见雪,用布包装了满满的雪下来,不多时便全融化了……


尘封三十年的柴春泽访问日本日记(四十五)







时间:1975年3月29日 下午



地点:日本山梨县日本青年团协议会报告会会场



柴春泽在日本山梨县日青协青年报告会上发言提纲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下午好!我是来自中国辽宁省的下乡知识青年,今年23岁,应会长之邀,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
乡情况。



中国的知青上山下乡最早开始于五、六十年代,在毛主席、党中央关怀下,自68年以来开始大规模上山下乡,现已有
一千五百万中国知青在广阔天地茁壮成长,涌现出千千万万邢燕子、侯隽、董加耕.朱克家那样的先进人物……。我是
在1971年下乡的,几年来,我们知青和人民公社社员一起,重新规划了农村土地,建起方田、林网,开始改变祖祖辈
辈种低产旱田种植习贯,从当地实际出发开始改种水稻……



我父亲和很多知青家长一样,十分疼爱自己的子女,怕我们在农村吃苦,几次要我回城工作,可毛主席党中央号召
我们在农村扎根成长,我们很多的知青都认为,毛主席、党中央的号召比父、母的话重要,所以我们都听毛主席的话……



在我们千万知青大军中,还涌现出不少英雄模范。上海知青金训华,1969年20岁时下乡到黑龙江,在山洪中为抢救国家
财产(二根电杆)英勇牺牲;天津女知青张勇,1969年17岁时下乡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她曾在蒙古包内写下“天
作帐蓬地做床,风雪呼啸我乘凉”的诗句。1970年放牧时为保护生产队落水羊群壮烈牺牲,年仅19岁。还有不少青年在
建设农村中献出了年青的生命…….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教育我们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这些知青是为中国最广大的人民利益而死的,所以他们的死重于泰山……



农村的广大贫下中农说“农村需要文化人啊!毛主席派知识青年来农村,真是太好啦。



知识青年说,我们是农业大国,一切应以农业为基础,“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我们为革命
多打粮再苦再累心也甜…….



历史在斗争中发展,世界在动荡中前进,我们国家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现在,我们广大上山
下乡知识青年,生产建设兵团的兵团战士,正在四届人大会议精神鼓舞下,为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我们还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我们为中日友好而来,祝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
 
上一条:尘封三十年的柴春泽访问日本日记(21-34)
下一条:尘封三十年的柴春泽访问日本日记(46-53)

 打印本页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柴春泽 E_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76-8350008(信息部) 0476-8710038(宅) 13704765925 QQ:912769722
维护制作:峰泰网络 技术支持: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