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争论,干起来再说----江天评柴春泽访日日记之十三
 
国际交流  加入时间:2008-6-27 9:48:06  本站原创  点击:1035

不搞争论,干起来再说----江天评柴春泽访日日记之十三

    1975年 柴春泽随团访日正值战后三十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日本虽然在二战中
失去政治大国地位,却因祸得福,赢得发展机遇.人家不理睬国际上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明
争暗斗,埋头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中国则以阶级斗争为纲,信奉"共产党的哲
学,就是斗争哲学",搞了近十年文化大革命,热衷于无休止的窝里斗.把国民经济推向几乎全
面崩溃的边缘.谁要抓生产,四人帮就扣帽子,打棍子,罢你的官,夺你的权.搞得你无可适从.
鉴于文革教训,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针对"姓资还是姓社争论"说了一句名言:发展
是硬道理,不搞争论,干起来再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果证明小平的话是对的.邓小平不
愧实干家,深知"清谈误国"的道理.其实,历史上中国不乏空谈政客.从春秋战国到大清王朝.
这里仅举一个例子,中国赫赫有名的政治家诸葛亮家居何方,至今仍有争议,有人说是湖北襄阳,
有人说是河南南阳。这里还有一个典故,清朝有个叫顾嘉衡的,祖籍襄阳,而朝廷却派他到南阳
当道台。两地均建有武候祠。为了摸清顾嘉衡对此持何种观点,当地文人雅士想出一条妙计,他
们在当地武候祠摆下条案置下笔墨,请求他为该祠写下一副对联。其本意:一是想难为他;二是
试探一下他的文才如何。谁知他稍加思索便挥笔而就,上联是: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下联
为: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一副对联平息了诸葛亮家居哪里之争,让那些文人雅士莫不心服
口服。开创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赢得新官上任开门红.
    说起中日关系发展趋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是正常的.我赞成心平气和地去讨论,
不必剑拔弩张,搞无谓的内耗;也不赞成象四人帮那样开设帽子工厂.我坚持认为:中日友好是历
史发展的主流,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发展。因此,友好相处、合作双赢,
是符合中日两国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

                               江天写于2008年1月6日

上一条:日中关系除了和平友好之外别无其他选择--江天评柴春泽访日日记之十二
下一条:日本文化的源与流――江天评柴春泽访日日记之十四

 打印本页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春泽工作室 E_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 0476-8350008(信息部) 0476-8710038(宅) 13704765925 QQ:397013225
维护制作:峰泰网络 技术支持:0476-5881999 蒙ICP备08000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