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知青今昔大寨行(1.....)柴春泽日记
 
共建新农村  加入时间:2009/11/16 16:35:41  本站原创  点击:11521
知青今昔大寨行(一)柴春泽日记
   按:175年9月15日至于10月1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会议分两阶段,9月15日至9月27日在昔阳大寨召开。9月28日至10月15日在北京继续召开。三十四年后的2009年9月21日至24日昔阳县委、县政府、人民日报出版社主办的“回望大寨情系农村,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主题”活动在大寨举行。柴春泽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参加这两次活动的经历。
     知青今昔大寨行——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0日早
地点: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前几天接到人民日报出版社靳建疆主任要我参会电话后,便向电大钟飞辰校长请了假,处理了一下电大外宣办紧要的几项工作,昨晚乘2560次列车由赤峰出发,今早近6点左右到北京。我这次是应邀到大寨参加“回望大寨、情系农村,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主题活动”。
按会务组统一安排与会代表于今于上午到人民日报出版集中后,乘车前往山西省大寨。
这里,我一一见过了前来参会的邢燕子、王学芝妇夫、侯隽、周秉和、吴献忠、刘继业、韩峰、刘德保、牧歌、刘相平、李素梅、谭国庆、翁德坤、张刚、楼曙光、刘昕、罗新生、姜成武、程约汉、郝广杰、孟庆铭等。
我问河南的薛喜梅是否来参会,靳建疆告知,她们带车从郑州直接去大寨。
邢燕子被评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作为为共和国60周年双百人物,前不久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这自然成为大家的主要话题之一。
邢燕子动情地向大家说起被接见时的情景,胡锦涛总书记关切地问她病好了没有,贾庆林同志还对邢燕子说:“我们学过你……。”邢燕子说:“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我们,共和国60周年时我得到这殊荣,感谢党和人民。做为知青代表被评为共和国六十周年双百人物,受到中央领导接见,自已十分受感动!这不仅是她个人的光荣,也是全国一千多万知青的光荣…..
34年前,我们一起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她提议大家联名给毛主席党中央写信表示学大寨决心。带动了全国知青所在社队学大寨活动。燕子姐已年近70,这些年,每次见到她我总要祝愿她保重身体,这次她又是带病坚持参会。
 
知青今昔大寨行(二)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0日上午
地点: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在小会议室,我一眼就认出了在网上经常见到的山东知青谭国庆。我们热情地握手,他长我几岁,称他为老大哥。同很多知青朋友一样他也带了相机,还有相机支架,很象一个专业摄影师。近日不慎腿受点伤,虽然行动不便仍跑前跑后为大家服务。
在靳建疆主任的办公室我见到了上海老三届毕业的刘德保,他是著名收藏家,上海老报馆馆长,57岁,家里有12台电影放映机、3600多部老电影胶片、有朋友来访,他就放电影招待,还喜欢送上“土特产”——生日报。据说他招待客人的方式很特殊——喜欢放老电影,和朋友一起回忆过去,还常到社区里放电影。
他从1968年开始收藏报纸,至今已经收集了800多种、总数超过50万份的老报纸。他的仓库里藏了50多万份报纸,每张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报架上,
      刘德保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小女儿“承父业”,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2005年上海毛泽东旧居举办了刘德保红色收藏主题实物展这次参会他特地带来几部历史影片准备到大寨播放。
我们过去知是在报上、网上相知,这是第一次见面,他说,你是毛泽东时代的知青典型……我说,真的钦佩您的收藏精神。
云南知青程约汉是我来人民日报社报到时遇见的第一位参会者。他现在昆明日报工作,是老三届知青,会议安排他将在座谈会上发言。
座谈会准备发言的天津知青郝广杰,曾在山西毛家山插队。
      准备在座谈会上发言的还有北大荒知青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处知青博物馆建设处总指挥刘树新,我们以前都是在电话中交流,见面后感到这的确是一个很有魄力能干实事的人。我说,知青朋友转给过我黑河市的参会邀请涵,但还未退休,不自由未能参加开馆仪式,但我的网站已热烈祝贺啦!
 
 
知青今昔大寨行(三)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0日中午
地点: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会务组安排,午饭后发车赴山西大寨。
我和北京知青杨华、王郁文(有尔),山东知青谭国庆(老坛子)等在一桌。席间大家一起向中国垦荒第一人,现已七十多岁的杨华老大哥哥敬酒。
杨华,1932年生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黄村,中共党员,曾任共青农场副场长。1955年8月,他与五名青年发起组织全国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到我省萝北荒原垦荒。1955年、1959年两次出席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并荣获奖章。受到胡耀邦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当时的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称赞道:“你们是光荣的第一队,你们的行为,是英勇的行为,是爱国的行为。”
从1955年8月到第二年9月,全国共有20万青年参加了垦荒队。而杨华担任队长的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则成为唤醒北大荒的第一批拓荒者,北大荒现已变成了“北大仓”
 
 
知青今昔大寨行(四)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0日下午
地点: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门前
在人民日报出版社门前候车,这是知青们互相交流的好机会。
周秉和大哥来了,他虽然是周恩来总理的侄子,但是那样的平易近人。第一次见到秉和大哥是2008年在辽宁沈阳举行的《知青心中的周恩来》一书发行座谈会,他现在是中国知青网的理事长。这次我们已是第二次见面。
翁志军是我很早熟知的知青问题研究学者,自由撰稿人。以前只是通过电话网上交流,这次是第一次见面。
他是福建省莆田人,七0后生人,2002年5月获得“告御状”的李庆霖的独家授权书,完成了3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李庆霖》书稿。他赠送我他的新作,《莆田记忆》丛书之《萍踪惊影》(2009年4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内有对他这样评介摘抄如下:
“这个年轻人身上有一股强烈的成才意识。作为一个快人快语、敢于打拼的小伙子,法国名人拿破仑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名言显然在小翁身上能够找到清晰的印记。小翁以人物传记为主攻方向,本着为兴化名人树碑立传、为报效国家多做贡献的理念,十数年如一日,历尽艰辛,采访并撰写了分布于海内外的诸多莆籍人士的光辉事迹,或写贡献巨大的院士专家、科技英才,或写成就卓越的艺术人才、创业人生,或写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企业精英、多彩人生……从中传播了兴化儿女追求理想、献身事业的感人事迹,弘扬了莆田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崇高品质,成为激励广大乡亲热爱家乡、建功立业的生动教材。”
 
 
知青今昔大寨行(五)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0日下午
地点:北京至山西省大寨途中。
我这是第二次去大寨。第一次是34年前,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会议特邀12名知青代表参会,我是其中之一。三十四年前的那次会,分两阶段:第一阶段9月15日至9月27日在昔阳大寨召开,第二阶段9月28日至10月在北京继续召开。
三十四年前,我在原辽宁省昭乌达盟翁牛特旗玉田皋公社插队,担任公社副书记兼玉田皋大队党支部书记。
外出开会前,于9月5日、9月6日同担任大队支部副书记的赤峰知青王忠两次到玉田皋一队同时检查试种水稻工作。
当年参会的翁旗代表三人,另外两人是翁牛特旗委副书记包玉山,翁旗农机校魏国存。
9月11日乘火车到锦州住市革三所,9月13日到北京住北京市革委会第四招待所,9月14日由北京经阳泉到昔阳县住昔阳县中学宿舍(辽宁省参会代表驻地)
三十四年后的今天将看访故地,思绪万千……。当年就在国务院知青办和北京知青办工作的几位领导也应邀请到大寨参会,他们是顾洪章、张亚群、马克森、沈宝英、张春荣他们都担任了《中国上山下乡知青图集》一书的顾问、编委。
老领导十分关心我的情况,我借在赴大寨途中与老领导们交谈的机会,汇报了我这些年在电大工作同时一直关注第二家乡发展的情感。
知青今昔大寨行()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1日晚
地点:山西省昔阳县大旅行社。
下午一点满载参会知青代表的三辆大客车《北京出发于晚8点左右顺利到达山西省昔阳县大寨,住进了大寨旅行社二楼217室。靳建疆对我说:“杨华老人今年78岁,双耳已全失去听力,你们俩住一室,多关照他。”能和中国垦荒第一人杨华老大哥住一室很高兴,不用说,我做为小兄弟也的好好照顾他。
会务组下发的会议资料如下:
1、“回望大寨情系农村,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主题活动,活动指南(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座谈安排、食宿地点、作息时间)。
2、昔阳县委、县政府编印的画册《魅力新昔阳》。
3、昔阳县文联主办的《虎头山》2009年1至2期。
4、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知青关爱基金。
此外,我还陆续收到与会知青赠送我的一些资料:
    1、辽宁。绥中“中国知青山庄”项目。
2、韩峰所属公司资料。
3、2009年第2、第3期《黑土情》。
4、习书者黎明中。
5、2009年1月《华商》杂志。
6、云南知青文化研究会主管,云南知青俱乐部有限公司主办的《云南知青》2009年第五期。
7、北京知青网简介:三十四年前来大寨参会的第一个晚上(1975年9月14日)辽宁省参会代表团通知:今晚在昔阳县礼堂召开电影晚会,还特地通知有中央领导参加。电影是放晚了,其中有中央新影拍摄的新闻简报,但并无中央领导参加。
三十四年后来大寨参会,这第一个夜晚与那时不同。当年昔阳县中学是为接待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教室临时搭建的大木炕,而现在入住大寨旅行社的星级宾馆。
辽宁来参会的知青刘继业和知青企业家韩峰就住在隔壁。安顿好杨华老大哥哥,特去8211室看望。韩峰特地向我介绍刚好来此房间的中国光华知青关爱基金秘书长刘季平先生,这是一个由民政部登记注册,共青团中央主管关爱知青公墓组织,其业务范围是:墓集和接受海内外捐赠;知青健康;知青帮贫扶;知青后代技能培训;支援知青第二故乡新农村建设;援建知青部落;组织策划各种活动传承知青文化,弘扬知青精神等……。
 
 
 
 
知青今昔大寨行(七)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2日上午(1)
地点:山西大寨虎头山申奥广场。
“回望大寨,情系农村”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主题活动在大寨虎头山举行开幕式。
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绍华,晋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郭润生,市旅游局局长赵宏锐及昔阳县四大班子领导出席开幕式。县长丁雪钦主持开幕式,昔阳县委书记孟希雄致欢迎辞。知青代表侯隽和大寨村主任贾春生先后讲话。
当地的媒体认为,来自全国部分知青代表齐聚一堂,重温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领略昔阳六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对于进一步弘扬大寨精神,增加大寨的文化内涵,提升大寨红色旅游的影响力,树立昔阳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来自北京和天津的知青艺术团表演了精彩节目。
昔阳倒组织的开幕式隆重热烈,我被安排在会场贵宾区,左侧前排,看到这么热烈的场面,我没有提前入座,分别去与会观众区转了转。
   舞台左右侧分别是昔阳县教育方块,观众区东区分别是;厚基伟业公司,国投昔阳公司,发改系统,大寨镇(2)大寨镇(4)。观众区西区分别是;党群行政系统、教育系统、经贸系统、阳煤寺家庄公司、大寨镇(3),大寨镇(5)。
中间是;大寨村、宣传系统、大寨镇(1),千余人参加了当日上午的开幕式。
 
知青今昔大寨行(八)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2日上午
地点:山西大寨旅行社大厅前。
会务组安排“回望大寨,情系农村”主题活动开幕式后,全体与会代表要到大寨旅行社大厅前合影留念。
河南知青薛喜梅一行从郑州坐车赶来大寨参会。做为十二名知青代表之一,我们三十四年前曾一同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并联名给毛主席、党中央写了那封信。会议很紧没有更多时间交流,开幕式后,我们不由自主地从虎头山上步行下山,当几辆接送代表的车辆开过,我们才发现,竟忘记了上车。
薛喜梅是河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公社党委副书记,是四届全国人大常委。1978年,中央召开知青代表座谈会,是胡辉邦总书记点名让薛喜梅参会。改革开放以来薛喜梅一直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多次受到表彰。
三十四年在大寨重逢,百感交激。她送我一套精致的《清明上河图》系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于宋未年所作。是一幅享誉中外的绘画艺术杰作。画而长525厘米,宽25。2厘米。绘制人物814个牲畜73头,树170多棵,房屋楼阁100余间,船舶29艘。该汴河为中心,以东京外城内东南农田园林为起点,向西沿河而上,经虹桥到内城保康门结束,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北宋京都开封的社会风貌,风俗民情及汴沿崖的繁华景象。
她还特地说明,这画册背面的书法很不错,你可好好看一看。
当我们赶到大寨旅行社大厅前时,大部分与会人员已集结准备照像。我们急忙找到自已的座位,听从摄影师的指挥。
 
知青今昔大寨行(九)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2日中午
地点:大寨旅行社宴会厅。
中午昔阳县在大寨旅行社宴会厅举行欢迎宴会昔阳县副书记杜刚致祝酒辞。
知青的宴会是十分活跃的,宴会刚刚开始,上午开幕式表演节目的北京知青艺术团,天津知青艺术团,知青演员主动为大家再次表演节目,以祝酒。接下来,上海知青,陕西知青,山东知青,争相献艺……。
席间大家还从人民日报出版社靳建疆主任处得到一个好消息,郭凤莲在北京参加表彰大会时告知中宣部领导,大寨这两天正接待全国知青代表,开展回望大寨情系农村主题活动。此举得到中宣部领导赞许,领导同志表示,明年要搞的更好。
知青今昔大寨行(十)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2日下午①
地点:大寨旅行社
2009年9月22日下午,《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图集发行仪式在大寨举行。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图集》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举行首发仪式,北京、上海、天津、内蒙、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等地知青八十余人出席了会议。该书主编靳建疆介绍了该书的编纂经过并宣读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为该书作的序,原国务院知青办副主任张亚群、昔阳县领导、知青代表侯隽等在会上发言。该书的出版发行受到知青们的热情欢迎。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图集》典藏集包括精装本《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图集》、纪念册和收藏证书。纪念册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上海造币厂制造的6枚包有99.9%纯金的知青主题纪念章。正面为镀有反应红土地、黄土地、黑土地、内蒙古草原、大漠戈壁及天安门等地域特色的彩色纯金图案,反面为镀有反应知青上山下乡生活场景的纯色真金浮雕。每套均随附由上海造币厂出具的单一编号鉴定证书,确保其唯一性、真实性,具有黄金纪念品特有的价值稳定性及升值空间等附加值。二是3张名为“知识青年在农村”的1969年10月1日发行的原版珍邮和由中国邮政制造的108枚知青主题邮票,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知青主题邮票印制。随着历史的沉淀,必将成为稀世珍邮藏品。是集史料、收藏品、纪念品、馈赠佳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限量珍藏品
 
发行仪式后与会代表观看大寨虎头山,大寨村,知青林和大寨梯田,参观“大寨与知青”主题展览,“共和国不会忘记”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主题书画美术摄影展。
如今的大寨已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激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激示范点。景区有陈永贵故居,陈永贵墓地,郭沫若诗魂碑,叶帅吟诗地,周总理三访大寨纪念亭,军民三也等众多红色旅游景点。近年来,大寨投资1。5亿元,建设了大寨展览馆,大寨民俗馆,民族林,文化园等一系列旅游项目。目前景区已初步形成了吃、住、行、购、娱乐,游等六大旅游产业,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0万元。
大寨现有“大寨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资产8000万元)“大寨绿草湾牧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5150元)。用大寨品牌包装昔阳经济,全县以大寨冠名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30家,大寨牌农副产品达到50多种。
面对今天的大寨,我又想起了34年前的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开幕式。
1975年9月15日,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昔阳隆重开幕。
陈永贵副总理致开幕词。
邓小平副主席讲话。
大寨大队代表郭凤莲讲话等等。
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后大会分成五路参观。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编为第二路,120公里途经五个停车参观点;当年醒目的大字标,气壮山河的战斗口号;“举旗抓纲学大寨,昔阳山河再安排”“建设大寨县,越干越敢干,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想干,越干越大干!”
三十四年后,今天的醒目字标:“抓大事促发展,建设实力生态文化和谐新昔阳”。
“大寨品牌十龙头企业十生产基地十千家万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奋勇前进”,“民企帮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知青今昔大寨行(十一)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2日下午
地点:大寨虎头山
在大寨虎头山由叶剑英元帅题字“虎头山”的巨石,矗立在山顶,邢燕子、侯隽,一左一右在这里留影,引来众多与会知青前来争相合影。燕子姐身体不好,是靠大家扶着爬上山顶的,我向燕子姐承诺下山时不用别人,我承包扶燕子姐下山……。参观陈永贵故居,陈永贵墓,大寨新村时我们再次见到了大寨的宋立英老人。见到宋立英,我自然想起三十四年前的那一幕,1975年9月21日,我在日记中写道:
“终生难忘的今天上午——参观大寨。
今天上午有辽宁代表、吉林、黑龙江省代表参观大寨,参观了陈永贵、郭凤莲、宋立英同志的家……。大寨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宋立英同志,向我们介绍了大批、大干的选进经验……。
我把大寨虎头山上的一块黄土带回来,我要把它带回玉田皋,让大家看一看大寨就是这样的土地上创高产,虎头山由的土要在玉田皋这块土地上优质种子一样播下,玉田皋要盛开大寨之花,开花结果……。"
知青今昔大寨行(十二)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2日晚
地点:昔阳县文化中心演艺厅
按会务组安排,今天晚上与会代表在昔阳县文化中心演艺厅观看昔阳县歌舞团《岁月如歌》演出,我被安排在前排与上海知青陈健坐在一起,他几十年为金训华守墓,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见到他真是交流学习的好机会。
情景歌舞《岁月如歌》是昔阳县委、县政府文化昔阳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也是进一步挖掘大寨文化内涵着力打造的文化精品项目。
《岁月如歌》以浓郁地方特色的歌舞形式现代多媒体表现形式,立体展现大寨儿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创业历程和生活形态,以史诗般的语言格调,全景展示这块黄土地上农耕文明的最大成就和高高境界。以独具昔阳风味的经典曲目,真情讴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奇迹,劳动创造未来的精神风貌。并着力突出了大寨精神在当代农民改变落后的生产条件过程中所发挥了巨大作用,以及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人以发扬传统,勇干创新的影响力和高举旗帜,与时俱进的感召力。
《岁月如歌》总顾问郭凤莲。
总策划:孟希雄、丁雪钦
策划:杜建刚、孔爱科、陈锋、丁美科
总监制:孔爱科
监制:张胜平、翟贵军、王录宝
总编导:王秀芳
编导:赵霖、张右铭、黄建新
统筹:宋明珠、王怀明、王向阳
看了昔阳人的文艺演出,很自然又想起三十四年前在昔阳大寨开会时看到的几场节目:
——1975年9月16日全天小组讨论,晚看电影科教片。
——1975年9月18日参观,晚看电影《昔阳盛开大寨花》《大寨田》第二集。
——1975年9月19日白天参观,晚看电影《大寨红旗》,《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75年9月20日全天参观,晚看电影《车轮滚滚》
——1975年9月21日全天参观,晚观看大寨业余文艺宣传队和武术队演出。
 
知青今昔大寨行(十三)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2日上午
地点:大寨井沟村
今天上午是观摩活动。路线;大寨旅行社—井沟村。参观太行乡土文化博览园,欣赏大寨农民花灯,观看昔阳秧歌表演。回味体验农村劳动生活场景。
原国务院知青办负责人顾洪章,原国务院知青办副主任张亚群、沈宝英,原国务院知青办处长,原北京市知青办干部张春荣应邀请参加这次活动。
老领导们十分关心农村文化建设,因此十分赞许昔阳大寨的乡村文化建设。大家不约而同地说,过去大寨农田基本建设搞的好,今村文化也开展的好,今日大寨在乡村文化建设上又有了新成就。
知青今昔大寨行(十四)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3日中午
地点:大寨牛沟村
这是别具一格的一顿午餐——品尝生产队“大锅饭”
过去生产队的确有过大锅饭,每当“打场”搞夜战,生产队要杀一只羊。全体参加夜战的人员,夜间吃羊肉粥——每人从家里拿一个碗,通常都是拿家中最大的碗。
因夜间要吃大锅饭——羊肉粥,所以干起活来特别起劲的。
每每大会战时常也要吃大锅饭,各生产队派出精壮劳动力,按公社指定地段参加大会战,后勤生产队长,要自带锅灶,饮事人员“埋锅生灶”为参加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的人员准备午饭、肉粥或粘糕……。
这次百余名与会者的“大锅饭”是抻面和粘糕、顿菜。
人们排队打饭,三三俩俩凑到一起边吃边谈,很有兴味。
 
 
 
 
 
 
 
知青今昔大寨行(十五)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3日中午
地点:大寨旅行社会议室
2009年9月23日下午,“大寨、知青、共和国”主题座谈会在大寨旅行社会议室举行。
主持人:昔阳县委副书记  杜建刚
议程:
1、全国人大常委、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讲话。
2、人民日报出版社主任靳建疆讲话。
3、著名知青代表侯隽和郝广杰、刘树新、程约汉讲话。
刚刚在北京参加完全国总工会表彰的郭凤莲,赶回大寨出席会议讲话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座谈会一结束,郭凤莲就被与会知青们围住了,有请她签字的、有要和她合影的,还有的把自己写的送给她。更多的知青艺术团演员喊着郭姐姐挤过去………
1975年9月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其间,郭凤莲参加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对我们与会12名知青代表的接见并一起合影…….34年后我们又在大寨相聚,郭凤莲带领大寨人改革开放中做出新贡献,依然是全国人大常委、又是在京刚受到表彰的模范人物。真的佩服郭凤莲。我向她汇报说,当年学大寨中我们玉田皋改种水稻成功,现在还要学习大寨新精神……。
 
知青今昔大寨行(十六)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3日晚
地点:大寨旅行社会议厅
今天下午会务组安排在大寨旅行社会议室观看“上海老报馆”刘德保播放“知青题材”电影。
我早早地来到电影播放大厅,我和牧歌、王进江坐在前排,后来有天津艺术团的刘丽、陈淑明也来到前排。我说谢谢你们为大寨的演出。见刘德保和他的助手正在倒片子……,这倒片子,使我想起在农村时每每电影放映队放电影之前需“倒片子的情景……。
因为电影片播放时片子已播过去,下次重放需把片子倒过来,看到年近6旬的刘德保倒片子,我们仿佛回到三十多年前的事,好感动啊!
 
 
知青今昔大寨行(十七)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3日晚
地点:大寨旅行社
刘德保播放的历史电影,受到与会知青们的热烈欢迎,每当画面上出现毛主席总是掌声响起……。还有大寨人三战狼锅掌,又更是掌声不段……。
历史影片又把我带回到三十四年前的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1975年9月24日中午,我突然接到通知:到会务组指定会议室集中。在指定地点,我见到先后到达的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其它十一位知青代表:天津市的邢燕子、云南省的朱克家、河南省的薜喜梅、河北省的程有志、黑龙江省的高崇辉、陕西省的戈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肉孜古丽、江苏省的曾昭林、广东省的林超强、安微省的张登龙、四川省的刘裕怒、也陆续来到这里。国务院知青办委托奚中生负责这次接见活动。这时我们才知道,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要接见参加会议的十二名知青代表。大寨大队党支部书郭凤莲也参加会见。
1975年10月17日光明日报对这次接见做了如下报道
 
“——陈永贵同志和知识青年代表会见记
   一九七五年九月二十四日,陈永贵同志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亲切地会见了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十二名知识青年代表。参轵会见的知识青年是:天津市的邢燕子、云南省的朱克家、河南省的薜喜梅、河北省的程有志、辽宁省的柴春泽、黑龙江省的高崇辉、陕西省的戈卫、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的肉孜古丽、江苏省的曾昭林、广东省的林超强、安微省的张登龙、四川省的刘裕怒。
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同志,也参加了会见。
会见一开始,陈永贵同志亲切地问大家:“你们以前来过大寨吗?”邢燕子回答说:“我来过好几次了,薜喜梅、程有志同志也来过。我几次来,看到了大寨、杳阳的
变化,而且一次比一次大,受到的教育一次比一次深。”陈永贵同志接着问:你们参加了会议,跑了多少个地方?“薜喜梅说:”会议安排参观的地方,我们都去了。
对比这下,我们和大寨、昔阳差距很大。”陈永贵同志笑着说:“我不是说成绩,而是想问问你们看出了什么问题?今天,郭凤莲同志也来了,你们就面对面地提出来,大寨还有哪些不够的地方,昔阳还有哪些不够的地方,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嘛!”
陈永贵同志接着说:“你们到过白羊峪大队吗?大寒的山和白羊峪大队的山相比,就有差距嘛!他们那儿马鞍山的树很旺,大寨的虎头山还基本是光的。你们为什么不提
这个问题?你们可以说,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的指示,在你们这里怎么不执行?前人栽树后人享福嘛。要为后人造福,把山都造上林,能向国家贡献多少木材啊!你们应该给大寨、昔阳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寨、昔阳应该有全国人民的督促才好嘛。”陈永贵同志说:“希望你们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单位,都搞一个大寨式的点。农业学大寨,现在不是学不学的问题,不学各级党组级和广大群众不答应,而是要真学、要学到根本上的问题。你们大家都听了介绍,干社会主义可不是舒舒服服的,要吃大苦、流大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大批修正主义,大批资本主义。大寨财民说得好:堵死
资本主义路,大干社会主义才能迈开步。”陈永贵同志又说:“谁说鸡毛不能上天?南垴不是把石头山搬掉了吗?这叫搬山造平原。事在人为,他们条件不好,就炸掉了石山,搬来了土山。石山不倒,土山不来,就不能造出平原来。这是叫高山低头,它不能不低头,让河水让忠孝 ,它不能不让路。如果大家都象大寨、杳阳这样干,全国有更多好的大寨成批涌现,就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帝、修、反就害怕了。我们建设得越强大,他们就越害怕。”朱克家同志听到这里,激动地说:“这次会议让我们知识青年代表参加,对全国知识青年是个很大鼓舞。我们西双版纳地区,是全国闻名的富饶地方,气候好,土质好,由于我们努力不够,各方面都不如大寨。我们回去,一定努力开展好学大寨、赶大寨的群众运动。”陈永贵同志鼓励大家说:“不仅学大寨、赶大寨,还要的雄心壮志超过大寨,大寨也欢迎全国超过它。我们的广大青年,都能够搞一个超大寨的点,我认为是完全可以的,总是应该一代胜一代,大寨不是交给青年人吗?这次会议以后,也要看我们的青年同志回去怎么办?毛主席说:‘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你们都要有一个创业的思想,特别是年轻的共产党员,要想共产主义大目标啊!我们的国家青年人占了大多数,而且又有文化。我一天学也设上,我在你们上学那么大时,还在给地主扛长工。所以,你们要很好地按毛主席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学好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三项重要指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陈永贵同志一边讲话、一边亲热地招呼大家吃水果,他说:“吃吃大寨水果,可以
更加体会大寨的甜是艰苦奋斗换来的。我有时也批评大寨青年,他们有时说累得很呀!老一辈贫下中农说,今天的累也是甜,要让你们知道今天的甜是怎么来的。过去战争年代那么多人流血牺牲,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今天流点汗是应该的。”大家一边吃梨,一边听陈永贵同志讲大寨在种植梨树的两条路线斗争和大寨贫下中农艰苦奋斗的历史。大家听了很受鼓舞。柴春泽同志说:“我们那里条件比大寨好,但
是,各方面都不如大寨。我参观大寨时,挖了一块虎头山上的土,准备带回去让大家看看,大寨以前是这样的土,现在经过改造每亩能产一千多斤粮食,要使更多人都受到教育,让我们那里社社队队变大寨。”薜喜梅同志说:“我回去后,一定要把毛主席、党中央知识青年的期望和会议的精神,带给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公社的全体知识青年,使大家都受到鼓舞,把工作搞得更好。”邢燕子、朱克家等也表示:回去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的精神,把农业学大寨的步子迈得更大,绝不辜负毛主席、党中央的殷切期望。
   本报记者整理  1975年10月17日光明日报“
 
知青今昔大寨行(十八)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3日早
地点:山西大寨旅行社
“回望大寨.怀系农村“主题活动即将圆满结束。按日程今天返回北京。几天来大小会各种活动不段,每每参观三辆大客前有警车开道,两边张灯结彩,感受到昔阳大寨人的热情。
我见郭凤莲向她汇报玉田皋当学大寨中改种水稻成功……。
今早郭凤莲和昔阳县,大寨的领导都来送行。山西知青杨勇也来送行。他现在是昔阳县自来水公司经理。他三十四年前,十二名知青到昔阳县粮种场参观座谈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1975年9月24日,陈永贵在大寨接见十二名与会知青代表后的第三天,(9月26日)与会的十二名知青由国务院知青办同志负责,单独参观西岭(三都公社)和昔阳县粮种场,与在这里下乡的100多名知青座谈。杨勇就是当年在昔阳粮种场下乡的100名知青之一。这次一见面他就热情地和我握手,他还说清楚地记得34年前参会的十二位知青到粮种场参观座谈的情景…..
今天的杨勇被人称为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

人民网山西窗2009-6-16报道:
水务兵: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
--记昔阳县连日抢修供水管网的自来水公司职工
 
今年以来,山西省昔阳县集中供热、新建路改造工程相继开工,全县供水管网面临严重威胁。随着集中供热、新建路改造工程的相继开工,全县供水管网面临严重威胁,为了把管道损坏降低到最低限度,有这样一批人,24小时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管网;当供水管发生险情时,又有这样一批人,冲在排险的第一线。他们,就是自来水公司的职工们。为了大家,他们牺牲了小家;为了大众的利益,他们的身体向极限挑战着…… 
5月22日,为了追上新建路改造中给水主管路的工程进度,负责承建支管安装的自来水公司安装队员们连夜奋战,完成当天的任务时,公司经理杨勇打开手机一看,已经是23日凌晨5点10分。为了队员们的安全,每次晚上加班,杨勇必然要守在工地。
杨勇拖着疲惫的身躯往家赶,回到家喝了口水正准备休息一下时,"叮铃铃"手机响了,杨勇条件反射似的神经紧张起来,"煤管局附近供热施工中,水管被挖掘机挖断。"这样的电话杨经理已记不清接到过多少次了,这时,已经是23日清晨6点10分。
23日晚上10点,正在松溪公园附近指挥安装给水管的杨勇又接到了电话,新建南路供水管发生爆裂,
24日中午12点40分,安装队员们正在吃饭,报险电话又打了过来,汽车站供水管断裂。队员们放下才吃了几口的面条,立即赶往现场。

    抢险一直持续到25日早晨9点,自来水又送进了千家万户。
杨勇一直在险情一线协调指挥,组织抢险的间隙,他一会儿递工具,一会儿为队员们提雨鞋,一直陪着队员们,为他们鼓劲打气。
 杨勇心疼队员们,而队员又何尝不心疼这位以身作则的好领导呢。每次抢险,这位领头人都会陪在他们身边。没有抢险任务的时候,每到晚上十一点多,工人们总会看到这个高大的身影,3里多长的新建路,他会走遍每一个管护和安装现场。每到一处,查看确定无事故隐患和确定工人们安全时,他才会放心地走向下一站,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几点才能够回到家里。51岁的老杨患有高血压,可为了安装和抢险,他经常忘了喝药,头昏昏沉沉的也始终不离开工地。

    李德芳告诉记者,是老杨救了公司全体员工。公司十几年发不了全额工资,老杨来了后引导职工转变思想,带领大家"二次创业",不到两年的时间,工资全额发放,保险全部补上。而在这种奇迹发生的背后,跑省、跑市、跑县,他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他所饱尝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杨勇今年50多岁了,论提干不可能,论给孩子安排工作,独生女已经在北京考上公务员,外人对他的这种"拼命"精神表示不理解,"共产党用了个傻子,这样卖命,图个啥啊?"

    对于别人的嘲笑,他也不辩解。其实,他的想法很简单。他仅仅是想为水厂公司职工,为父老乡亲实实在在做点事情,无愧于心而已。
这就是杨勇,当年的山西知青,今日的县自来水公司经理。
山西昔阳的知青朋友,我由衷地敬佩你们,我企盼这里有一年一度的“回望大寨情系农村知青主题活动,有更多的知青朋友常来昔阳大寨看看。
 
 
 
 
 
 
 
 
 
 
 
 
 
 
 
 
 
 
上一条:郭凤莲在大寨出席“大寨*知青*共和国”主题座谈会并会见各地知青代表
下一条:难忘七月草原行 柴春泽日记

 打印本页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柴春泽 E_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76-8350008(信息部) 0476-8710038(宅) 13704765925 QQ:912769722
维护制作:峰泰网络 技术支持: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