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4日晚的自助餐使与会知青个别交流更为热烈。
开馆活动接近尾声,大家互相交流的热情却有增无减,在这人人
大都是现代传媒人的信息时代,河南郏县广阔天地乡“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纪念馆”开馆活动的信息讯速在各大媒体传播开来。这
些被传播的信息自然又引起活动当事人的关注。他们用自己的网
站、博客、首创并等互相转发。如果是十几年前,眼前发生的一
切也许需几天甚至更常一些事间才能得以传播,即使是正面新
闻。而现在不同了。人们谈论着当天国内外传媒从不同角度对这
次活动的报道:大河网平顶山讯、大公中原新闻网 、大河网平顶
山频道、中广网河南分网、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大家边
吃边谈,有的还放下饭碗打开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等搜起网上的
报道。
经参会的上海知青刘德宝介绍我在自助餐桌上与毛泽东特型
演员曾德胜有了近距离交流并合影,这时更多的知青朋友围了过
来,大家又把还未吃完饭的燕子大姐请过来,大家一起和“主
席”合影。 刘德宝问我有何感悟,我说,我好象回到了1975年全国农业
学大寨会间我们12名知青代表联名给毛主席写信的年代。主席和
邓副总理看了我们的信做批示、接见了我们......我还说好象出
现了幻觉。
一位南京的知青告诉我:中新网有报道你参会信息。
关于我,中新网是这样报道的:
(中新网平顶山12月24日电(记者 周小云)“我把我最宝贵
的青春时间,全部奉献给了农村”24日,专程从黑龙江赶来参观
河南省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的60岁柴春泽老先生,
看着眼前一张张蕴含故事的照片,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1971年底,到内蒙古赤峰翁牛特旗玉田皋大队开始了上山下乡
之旅的柴春泽,告诉记者,当年下乡见到的部分农家用纸糊的窗
户,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柴春泽说,这是一段难忘的经
历,知青用青春与热血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为发展农村政
治、经济、文化事业做出了大的贡献,这段经历让他受益终
身。.....)
其实我是在2012年8月到黑龙江黑河参加“首届中国知青文
化节”4个月后专程来河南参会的。
这篇报道还写到:
“当日,河南郏县广阔天地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正
式对外开放,300名来自各个省市的知青代表前来参观。该馆以纪
念毛泽东批示为主题,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为主线,全面
展示当年广大知青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历史真貌,再现
“知青运动的圣地”、“知青运动的发源地”的历史风云。纪念
馆共分为六厅,陈展分为四部分,即广天缘起、广天风云、广天
洗礼、广天瞭望。展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展示手法,共展出
了上千幅图片和400多件实物,充分再现了知青历史和全貌。
站在展馆“知青宿舍”前迟迟不肯离去的徐忠信,是河南安阳
市知青代表,1965年,还不满17岁的他是首批赴安阳县马投涧公
社下乡的知识青年,从那时开始了自己10年的知青生活。
对于知青生活,徐忠信也发出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受点磨
难不是个坏事。”徐忠信说,他们那一带农村条件非常艰苦,经
历了很多曲折,同时也给自己这47年的生活经历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年轻人就应该,想办法克服一切困难,不能轻易被困难吓
到,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 .
我相继接到各地知青朋友、电大同事、校友发来信息,有十八
家网站转载了中新网的这条信息,这些网站是:中国网、中广
网、凤凰网、中青网、中国台湾网、搜狐网、网易新闻、21CN
网、今晚网、中工网、华龙网、南媒网、东北新闻网、猛虎军
事、辽宁新闻网、人人斑竹网、海网、汗丰网。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开馆参会散记(十)柴春泽
2012年12月25日,会务安排与会者参观三苏园、临沣寨、郏县
产业集聚区。此前我向会务说明因要赶往天津故不参加接下来的
在豫活动。薛喜梅听说后对我说会务正收集“参会感言”,你来
参会一定深有感想,希望你把感言留下吧。 我回到房间写下如下参会感言: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开馆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一次
全国性的知青文化交流活动。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做为知青,学习广阔天地知青
朋友大有作为的事迹,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关注着广阔天地这片
知青圣土发生的一切变化。
中共郏县县委、县政府主办的这次活动,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及
中央经济会议提出的把三农做为重中之重的精神。
从会议形式、会议风气、各级领导工作作风,都体现了贯
策、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也为全国各地知青文化交流活动带了
个好头。
当前,在党的十八大精神鼓舞下,我们又进入了一个大有作
为的新时期,。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
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一定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迎来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柴春泽 2012年12月25日于郏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