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知青的青春属于历史 无法复制而且也不可能复制
 
知青历史  加入时间:2015/9/9 21:40:12     点击:1126
知青的青春属于历史 无法复制而且也不可能复制

青春属于谁?

青春是一个罐头,如果过期,就只能看,不能吃。青春是一张信用卡,透支是正常的状态,不知不觉就会刷爆。反正,青春就是大牌,按时光临,过期不候。

从时间概念上来考虑,青春有保鲜期,青春有归属地。但除了青春痘那样的生理性衍生品外,很多青春的衍生品显然没有时效,也没有特定持有人。以下就胡言乱语,青春衍生品的归属。

知识青年属于历史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他们当时的受教育程度,在现今绝算不上真正的“知识青年”。但谁也不能否认,这样一个历史产物,在那样一个特定历史时代,书写了一本厚重的青春诗歌。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领袖的号召,让十七八岁的学生离乡背井,奔向“广阔的天地”,满怀的激情要与泥土一起发酵,酿成醇香的美酒;青春的汗水要与田野合鸣,奏出时代的交响。但生活跟他们开了一个玩笑,年轻的肩膀承担了太多的责任与磨难,人生的轨迹堪比生化反应般,诡异莫测。

如果一定要给这些父辈的青春找到一个归属,原谅我实在是找不到贴切的具象字眼,只能说得主观一点,宏观一点,甚至“浮夸”一点:他们的青春属于历史,无法复制,而且也不可能复制。

上一条:“知青”情结影响未来中国 秦晓鹰
下一条:中国农村,那里有我刻骨铭心的记忆 作者:古民(一)

 打印本页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柴春泽 E_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76-8350008(信息部) 0476-8710038(宅) 13704765925 QQ:912769722
维护制作:峰泰网络 技术支持:0476-5881999